员工风采

王成祥散文集《当时也道不寻常》出版发行

作者: 谈美娜     时间: 2024-01-03     

近日,由著名作家刘庆邦作序、贾平凹鼎力推荐的煤矿作家王成祥散文集《当时也道不寻常》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,面向全国发行。


《当时也道不寻常》收录了作者近五年来创作的21篇散文,以我曾钟爱的草木光阴”“我曾路过的那程风景”“我曾遇见那样的自己”“曾感动我的那些人和故事四部分全景式记录了作者的人生路径。

王成祥是一位情感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家,有着非同寻常的生活和工作经历,生产队时期在大队林场当护林员,受过军旅生涯熏陶、煤矿井下挖煤艰苦环境的历练,做媒体记者培养了他敏锐的观察力……丰富的生活阅历,让作者付诸笔端,浓缩的是一个时代、一代人的生命印迹。煤城转型的浴火重生,农村三农现状分析,中华文明探究,作者用厚重的生活积淀,创作的文学作品,真实生动,可读性强。《我笔下的矿工兄弟今何在》记录800米地层深处煤矿工人生存状态,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那段艰难壮观的峥嵘岁月;《老屋笔记》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与怀念,也是五六十年代从农村走出来孩子的时代记忆;《我在煤矿下井的那些年》通过一名怀揣梦想的热血青年,受生活所迫,招收到煤矿当协议工的经历,告诉人们,煤矿除艰苦以外,还是非常危险的特殊行业,是文学的荒漠,也是有志青年奋斗成才,实现梦想的沃土;《抹不去的黄陵记忆》讲述了30年前一批开采乌金的人们,来到了人文始祖——轩辕黄帝陵脚下,建设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感人事迹和生动瞬间;《煤城烟雨》以路遥名著《平凡的世界》里孙少平当矿工的铜城为切入点,讲述煤城的峥嵘岁月,从辉煌走向持续发展的转型轨迹;《康巴什:草原上崛起一座美丽的城市》用文学的手法展示建设资源型城市存在观念和认识的偏差,冲破阻力,成为资源性再生城市发展的活化石;《这本书,我给灵魂打工——‘黑与红创作随笔》诠释作者撰写长篇煤矿题材小说心路历程,使读者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,增强作品的可读性;《我当麦客的那些年》用纪实的手法记述即将消失的农耕文化,让读者回味那曾经的岁月,营造跨越时空的联想,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大变革翔实的记载,也是作者从写新闻报道到报告文学、小说创作心理境界的升华。

著名作家贾平凹说:煤矿作家王成祥散文《当时也道不寻常》,反映了煤城的演变历程,讲述了矿工的动人故事,厚重、深沉,特色鲜明,不落窠臼。(谈美娜)

附:

刘庆邦

王成祥的散文视野开阔,对于一件事的叙述,往往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展开,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。作品不过分讲究形式,文字率真、干脆,不事雕琢,充满深接地气的生活元素,体现出积极的思想内涵。

王成祥是铜川市*协委员,曾当过兵,下过煤窑,当过媒体记者和期刊总编辑,也做过大型国有企业的宣传部部长,有这多方面的切身体验,使他在工作之余的写作中表现出特别能战斗、能吃苦的拼搏精神,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志。

为了写好煤矿基建职工,他不顾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险,深入新疆罗布泊无人区里的钻井工区;也曾忍着剧烈的高原反应,去到海拔3700米青藏高原的酒泉钢铁公司,境铁山矿区施工现场。为了写好煤老板,又独狼般行走在陕北的高原沟壑。通过一线采访,他掌握了大量可靠的创作素材,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激情。

工作和生活的丰富经历,使他的写作选材具有多样性。这个文集收入的作品,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,有对军营生活和战友的回忆,有对记者生涯和文学创作的感悟,更有对煤矿、煤城的真情流露。煤的味道,是这本书的主味,也是他写作中最具特色最为闪光的地方。描写出力流汗的矿工,表达最底层矿工的诉求,展示煤矿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,也分析煤炭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。在书写煤城、煤矿和煤炭人时,他的字里行间有浓挚的热爱,有深厚的悲悯,更有热切的希冀;他不仅是矿工群体的深情审视者,也是和矿工血脉相连的一分子。从生活中来,到生活中去,当好反映时代风采的文学轻骑兵,是他多少年来始终坚持的创作初心。

王成祥被陕西文学界称为陕煤文学三剑客。在陕西这样的文学大省,能够独树一帜、异军突起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由他领衔的陕西能源化工作协,多年来也有不俗的表现。陕西能源化工作协作为文学陕军的一个特色分支,创作非常活跃。

祝贺王成祥,也希望他再接再厉,勇攀文学创作的新高峰。

 

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,北京市作协副*,国家一级作家,中国当代著名小说作家。


上一篇: 无 下一篇:神木煤化工电化公司:凝聚“工”智慧 彰显“工”力量